[编者按]目前,安微省副刊协会在六安市召开了以“副刊的新闻性与时代性”为主题的研讨会。与会同志发言踊跃,多有真知灼见。现撷其几朵,以飨读者。 《安庆日报》沈天鸿:副刊作品和新闻对于报纸来说,是车之两轮,鸟之两翼,都很重要,不可或缺。副刊作品和新闻作品能够成为同一张报纸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就必然有相通甚至相同之处。它们的相通甚至相同之处在哪里?首先在于都能够为读者提供新的信息。 “新的信息”这个表述中重要的是“新”字。对于新闻作品来说,新,才是新闻,才有新闻性,才有读者读;对于副刊作品而言,新,作品才有价值有质量,才有可能吸引读者阅读,甚至喜欢(两者不同的仅仅是新闻作品是报道的事情要新,副刊作品,也就是文艺作品,所写的思想认识、感情体验或者知识要新)。由此推论,凡是新的,就具有新闻性。“凡是新的,就具有新闻性”这个定义,显然是对“新闻性”给出的一个广义的定义。但是,只有这广义定义的“新闻性”,才能同时适用于新闻作品和副刊作品,才能使同时既发表新闻作品又发表副刊作品的报纸在性质上获得统一。 由这个定义返回来推论:副刊作品只要是提供了新的思想认识、情感体验或者新的知识的,就是具有了新闻性。副刊发表的文艺作品中有杂文,杂文直接论述时事,报告文学直接写当前的人和事,它们的新闻性因此显然比其他文体更鲜明一些。此外,散文、诗歌、小说也可以通过题材,即所写是当前重要的人和事而具有比较鲜明的新闻性。 《安徽商报》张扬:报纸的副刊属性及其新闻性要求副刊编辑既是专家型的,也要做多面手;既要精通副刊业务,也要熟悉新闻业务。在我们看来,副刊编辑的素养、眼光要高于一般记者、编辑,惟有如此,才可能选好稿、编好版,才可能有高水准的副刊出现。 一般来说,报纸副刊多属报纸的衍生物或者说附属产品,依附性强,如何拥有更多话语权?如何成为相对具有独立文化表征和人文气